一、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从2001年至2006年,笔者连续五年,对广州市第47中学、广州市汇景中学的初中英语的学困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涉及初一、初二和初三的共503名学困生,调查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同时与25名初中英语教师进行了广泛、充分的交流,结果显示,初中英语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存在于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1. 教学方法不恰当
调查显示,28%的学困生认为英语课太枯燥,43%的学困生认为英语课太一般,认为英语课枯燥和一般的占71%。但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刚进入初一的学习,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重视英语学科,过分夸大英语课程的难度和要求,无形之中使学生产生了畏难心理;由于教材容量较大,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统一要求,难以照顾到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些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课堂枯燥无味;有些教师不注意学生的反馈,不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而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学困生。
2. 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够
有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基础不扎实,知识面窄,接受能力较差,单词拼读就有困难,但有些教师对这些学生关心不够,没及时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导致这部分学生越学越差,最后放弃了学习。有些学生学习遇到困难,不好意思跟老师说,而有些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没有对这些学生进行分层辅导或个别辅导。有些教师对学困生有偏见,不能主动关心他们;甚至有些教师认为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调查显示,初中学生中53%的学生从来没有与英语教师谈过心,其中43%的学生是英语学困生;而英语教师与英语学困生经常交流思想的更是少得可怜,仅占4%。长期英语教师与学生交流不充分,学困生不懂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学习跟不上。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1. 学生基础不扎实
现在广州的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有些幼儿园或小学没有正规的英语教师,基础没打好,越学越困难;有些孩子经历过多次的失败,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小学到中学的跨度较大,教材容量大,要求较高,学生不能平稳的过渡,这也使部分学生成为了学困生。
2. 学习兴趣不浓厚
初中的课程比小学的课程明显增多,有些刚上初一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应付不了这么多的课程,就只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来学习。当然,那些本身就不喜欢英语的学生,就会更不重视英语,不认真学习英语。调查显示,初一学生中18%的不喜欢学英语,初二学生中有24%的不喜欢英语,初三学生中有26%的不喜欢英语;68%的学生认为学英语只是为了升学考试;41.7%的学生觉得英语有趣,而超过半数的学生却对英语的趣味性持有疑义。
相当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教材难度的增加不断降低,他们不是知难而进,而是不思进取,甚至破罐子破摔,时间长了英语学习就跟不上了,于是就选择放弃英语的学习,成为英语学困生。
3. 学习方法不恰当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方法不当势必影响学习效果。调查显示,初中学生能经常制定英语学习计划的学生仅占9%,基本不制定学习计划的学生达到64%,另外57%的学困生不知道怎样学好英语。
有些学生很想学好英语,但发现老记不住单词或一些语法规则,又不善于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智力较差的学生理解及记忆能力较差,单词读不准,记不牢。久而久之,新旧知识出现断链,学习信心就会丧失,时间长了也就放弃学习英语。
4. 学习毅力不坚强
调查显示,73%的英语学困生不喜欢背单词、背课文,初中学生的6.7%,经常对英语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整理和归纳,30.9%的初中学生基本不做,超过54.1%的学生觉得没有信心或说不准,而62.4%的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中不能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在英语学习遇到困难、成绩落后时,选择克服一切困难、鼓励自己迎头赶上的学生比例只有28%,这些缺乏毅力的孩子慢慢地就掉队了。
(三)家长方面的原因
广州是大城市,学生家长的教育程度比较高,相当部分家长受过高等教育,部分家长虽然教育程度不高,而内心很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有出息。但广州地区有些学生家长对青年学生的心理掌握不准、教育规律认识不足、教育方式不当。父母教育小孩的方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直接影响, 如果父母对学生采取宽容、民主、肯定的态度,学生会努力学习,相反,如果父母对学生的学习采取专制、严厉、否定的态度,就会引起学生的心理上的紧张,甚至产生逆反情绪。
1. 父母对学生的期望过高
大部分家长都是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而忽略了孩子的智力因素。有的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定下过高的目标致使孩子总达不到,而产生了厌学情绪。有的家长当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别的孩子时总严厉地批评,并没有把孩子进行纵向比较,看不到孩子自己跟自己比在不断地进步。调查显示,38%的学生害怕家长,55%的学生认为不管怎么努力都没有进步,都得不到父母的承认。这就使孩子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2. 父母对学生放纵过度
调查显示,25%的家长过于疼爱孩子,生怕孩子学习太累,太辛苦,而对孩子听之任之,28%的家长忙着做生意赚钱,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学习,17%的学生的父母离异,谁都不想管孩子,这些孩子成为很自由而不受约束的学生。
二、英语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笔者通过对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调查分析,参考许多专家的著述,并结合教学研究和实践的体会,认为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应该主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1. 真心尊重学生,使学生乐意接受
一般说来,大部分教师比较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对他们也关心较多;而学困生得到的批评和责骂比较多,关心较少。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考虑英语学困生的心理和愿望,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需求,走近他们,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关心和了解他们,经常与家长沟通,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学生往往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与爱护,增强了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当师生关系融洽的氛围,学生真切地感到教师是真心爱他、尊重他、信任他时,教师对学困生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会很乐意接受,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及时查漏补缺,保持平稳过渡
部分刚升上初一的学生,英语基础差,教师这时应及时地查漏补缺,帮助他们及时地赶上来。要从语音入手,教会学生拼读单词,以便于单词的记忆。随着学习内容,信息量的增加和语言难度的加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逐渐掉队,产生厌学情绪。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一方面采用以旧引新,以新温旧的方法,及时查漏补缺,让学困生把忘的记起来,漏的补上去,错的改过来,差的补上去,降低起点,减少坡度保持平稳过度。
3. 教法灵活多样,提高学生兴趣
现在有部分教师的英语水平较差,口语较弱,教学水平较低,这就影响了教学,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开办一些学习班,让这些教师去进修,熟练掌握教学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广州版的初中英语教科书中的语言材料大多符合生活实际,图文并茂,而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发育阶段,活泼好动,思维敏捷,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内容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不要千篇一律。
1)开设课前五分钟英语活动。课前给五分钟学生,让他们轮流上讲台讲英语小故事,表演英语小品,唱英文歌,介绍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或一部电影或一句格言,用英语报道当前国内外获学校发生的事情等。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将幽默故事、个人经历、趣闻轶事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2)每周一节阅读课。让学生选适合自己程度的书进行阅读。
3)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经历相联系。
4)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活动。
5)展示与学生看法相悖的观点,引发学生讨论。
6)利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学困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要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让优秀生辅导学困生,一块研讨学法。这样,可浓化学习气氛,促使努力学习,实现共同提高。如在教学3A的新旧广州一课书时可让学生带自己在广州照的照片回来,介绍现在的广州,再上网把广州的旧照片下载下来跟现在的广州进行对比,从而引入课文,教完课文后再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写一份报告。类似的活动尽量多让学困生参与,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7)循序渐进,反复巩固。由于学困生“双基”薄弱,缺乏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知识的巩固率较差,即使所教的知识没有什么难度,也不要指望他们一次性掌握,特别是“双基”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反复巩固。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每天一测;单元或阶段复习———复习的目的是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达到一“回”(回归书),二“补”(补拙补漏)的目的。反复巩固———教授新知识,应恰到好处地再现以前学过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
4. 注重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学习
1)预习是一个学习周期的开端。每学一课,都可以要求学困生先自己看一遍,把生词、词组划出来,在不懂之处做记号,为听课做好心理准备。听课是学好英语这门功课的关键,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正确的思路都要在这个环节解决;为了让学生会听课、听好课,基本做法是:每节课在黑板明确公布基础知识点、重点、难点,然后,一个一个地讲解、落实,再次是认真归纳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加深印象,最后通过有意地结合本课基础知识、重、难点。做出课后练习题加以检查、巩固。形成“明确-讲解-总结-练习”课堂教学步骤,学生适应听课后,掌握了步骤,也就学会了听课。复习是对知识的运用和进一步掌握,要求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一定要把当天所学的内容通过复习来消化,然后再做作业,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平时加强检查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坚持第二天课堂上提问或听写所学的内容,同时,强调学困生认识和掌握“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课内后课外”的常规学习原则。通过这几个基本环节,使学困生获得知识并形成具有实践作用的知识链,学习成绩也相应得到提高。
2)为自己建立“错题本”。所谓“错题本”,是指学生每次作业、考试或测验后,将做错的题记录下来,分析错误,找出原因,使自己以后不再犯同样错误的记录本。错题本分四格,其模式如下:
题目
|
|
答案
|
|
原因
|
|
自造句
|
|
如果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重视这一环节,及时总结、归纳他们在平时作业、复习、练习、测验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并对其认真分析,弄清原因,且学而时习之,则避免错之再三的现象,对学习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让学生设立质疑簿,鼓励学生提问。困难生上课,有时听不懂,作业又做不出来。这种不懂又不问的习惯严重妨碍了他们的学习,影响了学习质量的提高。于是我让学生每人设立一本质疑簿,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记在上面,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检查一次,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辅导。时间久了他们能直接在课堂上或课后向我提问。
4)设定读书本。每天安排学生跟着录音读课文15至30分钟,读完后家长或组长签名。学习语言一定要开口读书,如果开不了口,就变成“哑巴”英语了。学困生很多单词不会读,所以一定要跟着录音机读书。这样既学会了读单词也模仿了好的语音语调。
5.想尽一切办法,增强学生自信心
英语学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他们长期听不到英语教师的表扬,对批评已经习以为常,如果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观察和分析他们的思想情绪和心理状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对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哪怕是很微小的,也从不放过。这样,他们就会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就会有坚定的信念学好英语,也有能力学好英语。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困生的接受能力,考虑适中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刚开始时可让他们回答一些浅显的、简单的问题,在他们有进步时再让他们回答一些较难的问题,如果他们答对了要及时予以表扬,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在教学中根据学困生现有的英语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分层留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肯定其英语学习的潜能,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充满信心,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热情也就越高。
在教学评价中注重学困生的现在与过去的学习情况的对比,只要有进步,就应该给予他们较好的成绩,予以鼓励。鼓励学困生自定时间、自选内容参加测试,如果该生对测试成绩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补考。准备补考的过程是学困生认真复习功课的过程,只要学困生有点滴进步,教师都应及时鼓励表彰。
6. 家校相互配合,增强教育效果
广州地区大部分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较高,家长明白学生的教育成功与否,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有比较强烈的愿望与学校沟通、联系,英语教师与家长有良好的沟通条件与氛围,与家长容易沟通,容易交流,家长也愿意接受英语教师的意见,家长比较配合老师教育自己的小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专门针对英语学困生的家长,召开家长教育培训班,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多与学困生的家长沟通,在孩子的教育上达成共识,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学困生度过难关,增强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