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新结构教学评框架,探索跨学科高质量实施范式

  • 来源:
  • 发布者:
  • 日期:2025-05-15 16:18:09
       4月28日,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主办的高中思想政治数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科新结构教学评范式研讨会在广州协和学校召开。来自全市各区的教研员及骨干教师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课例展示:聚焦课堂改革与创新
       在各学科授课中,广州协和学校李杨、朱禹兰、周丽萍、成叶青四位老师分别进行思想政治、数学、化学、生物学的授课。李老师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哲学思维”为核心,开展“纸张承重实验”等四个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哲学知识。朱老师围绕《二项分布》,以生活中游戏是否公平切入,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二项分布的概念与原理。周老师以绿茶功效引入,通过分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苯酚性质,培养学生实验与推理能力。成老师围绕《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科学史与建模视角出发,以情境揭示概念,借助教具让学生构建翻译过程模型,并对模型开展评价和修正。

       市教研院地理教研员乐淮辉博士、广州协和学校陈健伟老师围绕“岩石圈物质循环”同课异构。乐老师以“地质作用”为主线,按复习、探索、应用、总结逻辑进行授课。陈老师以新疆神石城为引,融入学校名石,实现知识、方法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各学科老师围绕新结构教学评框架的应用点评课堂。与会老师表示,授课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融合多元手段,善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了五堂高中“教—学—评”一致性的示范课。
 
专家指导:促进观念更新与重构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丰清老师以“跨学科、跨学段高质量教学的要求和体会”为题作讲座。他表示,高质量跨学科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打破学科壁垒,创设真实情境任务链,促进知识融合迁移,强化连续评价反馈,并对课堂AI技术运用提出指导意见。

       市教研院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张云平老师以“以新结构框架解锁教学评一致性”为主题作讲座。张老师以“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答好教育的四个经典问题”切入,从“确立迁移和保持为关键教学目标;借助科学评估优化学生学习成效;确保教学目标、活动与评估的一致性;探索构建新结构教学评范式”等方面进行深入阐释。

 
       此次研讨会是广州市首次聚焦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数学、化学、生物学、地理等五门学科,围绕“应用新结构教学评框架、探索跨学科高质量实施范式”主题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研讨会,老师们不仅深化了对新结构教学评框架的理解,更收获了一系列通用且实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