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童声朗朗 以诗润心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陈坪副院长、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国岱博士作开场致辞。天河第一小学方晓苗老师与学生展示《晨读晚诵》晨读课例,诵读形式多样,体现情境化学习,趣味盎然。番禺石碁镇中心小学曾筱洵老师带来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课例,评价先行,诗语小剧场的情境创设,在剧本撰写和情境表演中实现古诗词的教学。


▲课例展示
情韵悠悠 以诗养志
姚菊博士、桑志军院长、郑国岱博士、孔祥明老师、林玉莹老师、李良婷女士、谢荣斌校长和王晓芳校长共同启动《晨读晚诵》新书发布仪式,并为各校代表赠书。广州市小语教研员林玉莹老师提出,《晨读晚诵》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探索,古诗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的驱动下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把做题变成做事,把做事变成做人,在做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自觉的优秀文化的传承人。

▲新书发布仪式
如琢如磨 以文化人
天河第一小学的学生带来自编诗歌小剧场《清明》和《天翼少年诗词大会》,展现了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锐意创新的风采。天河区华阳小学温春来老师、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陈品花老师和天河第一小学许涓老师作讲座,阐述了如何基于新课标理念,以更鲜活更有效的方式,落实小学古诗文教学活动,推进古诗文课程育人方式的变革。

▲诗歌小剧场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桑志军教授作以《基地教研引领 聚焦学科前言》为主题的专业引领,从教研和学术的角度高度赞扬了本次活动,同时指明了市小语学科育人的方向,对今后的教研活动寄予了厚望。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桑志军教授作主题讲座
本次活动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进一步深化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广州市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基地将继续助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推进教学评一致性,落实文化自信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市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师们也将继续深入挖掘本土诗词文化底蕴,在教学课堂中进一步落实以“学”为中心,创设有特色的古诗词作业及评价活动,弘扬诗词文化。在学生的心中播撒下带有诗意的种子,让学生在诗意的沁润下成长,助力广州进一步弘扬诗词文化,全力打造“诗词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