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提高英语知识重现率

  • 来源:《广州教学研究》
  • 发布者:利结群
  • 日期:2011-06-13 11:17:50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提高英语知识重现率
        

 

利结群

    据语言专家研究,一个单词重现5次以上学习者方能记牢。结合小学英语课程容量大时间紧的特点,每天利用大量时间帮助学生进行复习是不可能的。那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必须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按照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安排好复现的时间和创设复现的机会。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挖掘教材资源,让英语知识在课堂中重现
   
    1.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资源。现用的广州版教材,其对话比较口语化,比较长,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读起来难上口,更不要说背诵和运用了。那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及结合原有教材去整合教材,可以合作自己改编一些适合学生的教学材料,使课本上的语言点以新的面目得以再现。如学习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第四册Unit 1,就可以把课文改编成:
    A: What are these?
    B: They are my holiday photos.
    A: Who is he?
    B: He is my father.
    A: How old is he?
    B: He is forty-five.
    A: What does he do?
    B: He is a doctor.
    2.课堂教学是教师运用教材和活用教材的主阵地,而讲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学生百思不解之时,在疑难问题的关键之处,教师给予少、精、活、透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学生预习课文基础上设疑。然后,以课文主要内容为主线进行提问,提问的内容以重点句型为主,但由于学生容易遗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还要提问一些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学习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第四册Unit 1,就可以设计以 “What's your name?”“Who is he/she?”“What does he/she do?” 等旧句型引出新句型和重点句型“How old are you?”“How old is he/she?”等的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无意识的复习了姓名、人物及职业等重点句型,以达到提高英语知识重现率的目的。
    3.课堂是英语口语的主要环境,注重让学生多说,营造课堂英语氛围。说是在听教师讲的基础上,把学得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理解,以说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给学生创造、提供真实的、逼真的密切联系生活的语言交际环境及情景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机会,使课堂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如:复述课文、值日生报告和背诵课文。复述课文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连贯表达的很好训练。一开始对有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老师可采用不断问话的方式提问学生,鼓励他们说下去,逐渐使他们过渡到不加提示能独立复述的程度,这样,学生在说说背背中复习了所学的英语知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也就提高了。
    二、挖掘生活资源,让英语知识在生活中重现
   
    1.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英语知识也在不断增长,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和生活中,由浅到深、从少到多,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探索成长的规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重现英语知识。从最简单的打招呼“Hello. 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Chen Jie”到“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 China”“How old are you?”“I am eleven”“What do you like doing?” “I like singing ”等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除了课堂上的对话外,我们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后和生活中多进行互相问答。这样,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一问一答中使英语知识得到重现,学会表达,从而提高英语成绩。
    2.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
    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称呼、职业状况、家居摆设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必有的事物。那么,在学习了这些内容后,就可以让学生在相关的物品上贴上英文小标签,每一项内容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如:kitchen(厨房),living room(客厅),TV(电视),sofa(沙发)等。这样,学生在一写一贴中复习和巩固了单词,英语知识就使学生在每日的耳濡目染中自然习得。
    3.学生的学校生活内容
    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文化生活环境的渗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莫大的帮助。
    (1)教室、办公室及各专用教室标牌双语化。如:classroom(教室)、computer room(电脑房)、library(图书室)、music room(音乐室), multimedia room(多媒体教室)等等;
    (2)校园环境标语双语化。如: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请勿践踏草坪) 、keep quiet(保持安静) 、Save water(节约用水)等等。
    (3)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可以张贴学生的优秀作业、作品或手抄报等,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既让学生拥有了成功感,又让其他学生在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也实现英语知识的无意重现。还可以布置富有英语语言国家的民俗风情图片,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创设英语墙报等等。
   
    三、巧设任务作业,让英语知识在任务中重现
   
    《新课标》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做到有目的性,有目的地布置任务,给学生创造知识重现的机会,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反复运用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交流习得性:
    让学生每天坚持听读课文录音,听儿童英语广播,把自己模拟最得意之处录制下来,和同学一起欣赏或进行评比,选出“英语小博士”;并鼓励、培养学生阅读英语卡通故事书,体验风土人情;观看英语电视节目、网站、VCD,欣赏儿童英语歌曲等;也可把所学的内容表演给家长看,有时可以让家长一起表演,并请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
    2.操作探究性:
    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如布置学生为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标签,还可以布置学生改编课文、写作等等。通过这一作业,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探索能力。
    3.革新创造性:
    《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出“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要求教师“杂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基于这一点,布置作业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创造性地编制一些琅琅上口的歌谣歌曲,如:如学习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第七册Unit 10 May I speak to Miss White?,因为学生已有几年的英语基础,很多学生都具备编制小诗的能力了,有的学生就编成:
    Hello. Hello.
    May I speak to Caro?
    Who’s that? Who’s that?
    It’s Mr. Webb. It’s Mr. Webb.
    Shall we go to the park?
    OK, go go go.
    这样,重点句“May I speak to ...? ”和“Shall we go to the ...”在改编和思考的过程中已经复习了多遍,并在朗朗上口的小诗中巩固和晕高用了。又如在学习文具时,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I have two hands》的旋律改编成新学内容的歌曲《 I have two pens》等等。这样,既复习了身体部位的单词,又巩固了有关文具的新知识,达到了英语知识的不断重现的目的,还可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高认知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四、开展竞赛活动,让英语知识在活动中重现
   
    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它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的使用,不断的重现,这样学习者方能记牢。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多次地运用英语知识,真正做到活灵活用。利用节日、生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所以还可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
    针对现阶段学生多存在单词记得快忘得快的情况,我校英语科组每学期进行名为“好记星”单词拼写竟赛,以鼓励学生多开口读英语、说英语、写英语、记单词为原则,帮助学生巩固英语单词知识,强化写的能力,提高记忆单词的能力,发展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保持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另外,还定期举行如唱歌、讲故事、朗读、自制手抄报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比赛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精心策划、各显神通,不仅获得成就感,也培养了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
   
   
      
      
           

  (作者单位:从化市街口街中心小学)
选自《 广州教学研究》总第4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