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职学校工科专业在当今迅速发展的职业教育洪流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机遇与挑战并存,从规模转向内涵,以品牌打造、核心知识产权建设、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来提高中职工科专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中职工科专业的发展战略。中职工科各教研会将认真贯彻国家和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和广州市教育局“2012年广州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教研室本学期工作要点为依据,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中职工科将与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领导、教研会和广大教师一起,以有效教学和精品课程建设为中心,以技能竞赛和教学质量检测工作为抓手,以有效教学活动为抓手,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一、总结提炼有效教学系列活动的研究成果,从教学层面促进工科专业内涵建设
有效教学活动持续三年,本学期是收获成果的总结阶段。工科教研会、相关教研员将与工科专业的试点学校共同推进成果的提炼与总结,形成实现“有效”的操作范式和指导手册,为学校教学管理及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可参照的范本。
1.推进有效教学试点学校工作总结,全面做好有效教学专项课题的结题工作。
上学期,工科教研员以科组调研和个人指导两种形式对负责的各试点学校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进展进行了跟踪指导,重点指导了学校的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为结题打下了基础。本学期将针对工科教研员挂点的10所学校的结题工作,从试点学校工作和立项课题结题两个层面,帮助学校提炼成果。
一是学校层面,工科教研员将指导相关试点学校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进行成果总结,
(1)要立足学校的特点和工科专业特色,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和归纳,梳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实施、教师教学行为和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与对策等方面的基本范式。
(2)收集研究成果,提炼对工科专业教学质量提升有价值的“有效”成因和教学操作范式。
二是立项课题,工科专业各相关学校课题组要坚持“做真研究,出硬成果”的课题研究原则,完成课题的研究与结题工作,负责相关课题的教研员从两个方面对课题结题工作进行指导。
(1)课题成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聚焦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形成一些有针对性、有推广价值的成果,提升课题的研究价值。
工科教研员负责相关学校的课题如下: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有效教学活动专项课题名单
本学期第二周工科将《关于做好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研究课题结题工作的通知》及《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研究课题结题申请表》发至各学校,指导各课题组做好结题工作。
2.提炼总结特色课型研究成果、推进课型研究的深入。
工科5个教研会在两年课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以往有效教学优秀课例评审、全市特色课型展示会、特色课型说课比赛中涌现出的优秀成果,从三个方面提炼总结特色课型研究成果、推进课型研究的深入。
一是提炼总结主流课型,从目标、内容、结构、特征及方法等方面作详细的归纳,并辅以案例示范,把特色课型规范化,让老师们能比较好地判断和掌握特色课型的特征及运用的操作方法。
二是工科5个教研会在课型提炼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归纳总结出各专业(学科)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三是继续组织相关教研会进行特色课型说课比赛,发挥课型的工具性,使广大工科专业教师能够利用课型分析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不断总结提高,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
本学期第7周广州市建设与园林教研会在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举行全市建筑园林类专业教师特色课型说课比赛。
机械教研会将在上学期的研究成果中,深入对“工作任务式”课型进行研究,找出符合专业和学校特点的课型规律。
3.做好骨干教师结对培养工作的进一步提炼
工科教研会在去年骨干教师结对培养的基础上,本学期将立足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整理提炼各组结对教师在学习提高的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材料并编印成册,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
二、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上学期,工科5个专业教研会进行了“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的专题讲座,各教研会还进行了专题培训,为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申报工作提供了指引。本学期,工科将从教研会、相关专业、专业教师三个层面,配合学校推进校级和市级立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广“工学结合”的课程理念,提升工科专业的综合实力、形成专业品牌。
工科教研员要根据教育局要求,以“工学结合”的课程理念为统领,指导学校建设和完善各级课程。特别关注第一批新立项17个工科类专业的28门精品课程,以期实现通过该项工作推动我市更多的学校迈入国家、省示范中职学校的行列。
工科相关精品课程如下: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市级立项建设精品课程(工科类专业)
1.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工科教研会根据市教育局《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将组织相关专业参与市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骨干教师深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和《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关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2.《精品课程建设指南》解读与实施
从我市打造中职名校名专业的战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规划、精品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特色课程如何打造成精品课程的方法和步骤,中职课程建设的技术路线、精品课程建设中学校各级课程的建设和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如何推动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和学校的专业建设等方面,制定工科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规范的操作模式,指导学校正确认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内涵,帮助获得立项的学校顺利实现精品课程的建设。
工科教研会将专题解读《精品课程建设指南》,深入学校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服务。
3.加强对“工学结合”课程理念学习和推广的力度。
“工学结合”课程理念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发展的主流方向。教研会要继续组织学习和推广“工学结合课程”的理念,落实全市中职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的文件精神。
中职工科教研员在此项工作中要发挥指导的作用,深入有需要的学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理论上和操作模式上提供具体、有效的指导。
本学期,工科教研会采取参与校本教研的形式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实施的研究和推广,分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研究适合各专业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特色课型。
机械教研会还将在此基础上,指导骨干学校开发教学资源库,探索建立工学结合课程的质量保障体系。
三、开展全市师生专业技能竞赛,提高中职师生的职业能力
1.积极备战全省、全国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竞赛
总结全市中职学生工科专业技能竞赛工作,研究全省竞赛的相关情况,完善工科各项目《竞赛细则》,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组建好广州代表队,备战即将到来的全省、全国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力争部分项目有突破。
工科教研会协助市教育局职成处做好本学年度广州市参加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建筑工程技术、农业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轻化工、护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8大类34个竞赛项目的组织工作,提升各校相关专业建设。
具体安排如下
(1)2月16日全市中职省赛筹备会议
(2)各项目省赛安排
2012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工科专业)
专业类别
|
竞赛日期
|
竞赛项目
|
相关教研会/负责教研员
|
建筑工程技术
|
3月9日
|
工程测量
|
建设与园林教研会/陈凯
|
楼宇智能化(安防布线调试)
|
|||
建筑CAD(手算、电算)
|
|||
3月10日
|
工程算量
|
||
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
|
|||
农业技术
|
3月10日
|
种子质量检测
|
建设与园林教研会/陈凯
|
3月17-18日
|
艺术插花
|
||
园林修剪
|
|||
3月24-25日
|
农机具修理项目
|
||
现代制造技术
|
3月23-24日
|
数控铣工
|
机械教研会/柳洁
|
3月23-24日
|
加工中心/数控车组合
|
||
3月23-24日
|
车工
|
||
钳工
|
|||
数控车工
|
|||
电工电子技术
|
3月23-25日
|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
|
电子与电气教研会/陈凯
|
3月30-31日
|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
|
||
电工电子技术
|
4月1日
|
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
|
|
3月23-24日
|
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
|
||
电气安装与维修
|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3月30
-4月1日
|
车身涂装(涂漆)
|
机械教研会/柳洁
|
车身修复(钣金)
|
|||
汽车维修基本技能
|
|||
汽车空调维修
|
|||
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和车轮定位
|
|||
发动机拆装
|
|||
轻化工
|
3月23-25日
|
化学检验工
|
医护与化学教研会/柳洁
|
护理
|
4月6日
|
护理操作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4月7日-8日
|
企业网搭建与应用
|
信息技术教研会/刘载兴
|
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
|
|||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
|||
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
|
|||
工业产品设计(CAD)技术
|
|||
图形图像处理
|
|||
电子商务技术
|
(3)制定我市中职工科类各项目参加省中职学生技能竞赛训练计划,完成各项目的组队、训练和参赛相关工作。
(4)组织参赛省赛的教练、相关评审专家对全省全国竞赛情况进行技术分析讲座。
2.通过教师专业技能竞赛和教学技能竞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中职电子电气专业教师——单片机技术专业技能竞赛
电子与电气教研会本学期将结合当前嵌入式控制技术,以实际工程开发项目为载体,举行教师单片机技术专业技能竞赛,通过开放式的工程项目、开放式的设备、开放式的编程语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第三个通过专业竞赛实现的电气专项技术学习。
(2)建设园林教研会特色课型说课比赛
(3)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技能大赛
(4)机械CAD绘图教师技能竞赛
具体安排如下:
序号
|
教研会
|
竞赛项目
|
参与教师
|
竞赛时间
|
1
|
电子与电气教研会
|
中职电子电气专业教师单片机技术专业技能竞赛
|
电气专业教师
|
5月
|
2
|
建设与园林教研会
|
中职建筑园林专业教师特色课型说课比赛
|
建筑园林专业教师
|
3月
|
3
|
信息技术教研会
|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技能大赛
|
信息技术专业教师
|
5月
|
4
|
机械教研会
|
机械CAD绘图教师技能大赛
|
机械制图教师
|
5月
|
四、继续做好全市教学质量的检测工作,继续探索质量检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
总结历年工科专业部分学科教学质量检测的经验,围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开展检测内容整合、检测方式创新和检测工作优化等方面的研究。
探索教学质量检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推进与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合作,避免检测的要求及内容窄化为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检测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1.研究制定各检测学科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2.制定工科专业参加相关专业基础学科质量检测的机制。
3.努力推行机械制图检测改革,本学期在上学期《考试大纲制定》的基础上,研制《机械制图与CAD检测质量标准》,精心组织备考工作。
4.根据工科专业的实际应用要求,关注实用价值,充分考虑电工职业技能证书鉴定的相关要求,重新制定《电工基础》检测大纲,本学期开始实施。
5.完成上学期《电子技术基础》检测质量分析,完成本学期《机械制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检测各项工作。
6.计算机基础质量检测和课程标准制定工作。
五.开展工科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探索工科专业中高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标准和教学与评价模式衔接的原则与方法,了解数控等工科专业国内其他城市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市中高职衔接的具体现状,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中职和高职有效衔接、协调发展的路子。
六、制定工科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师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师资水平是学校发展、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培训是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加强竞争实力的重要举措。工科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从两个方面推进,即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工科教研会将围绕着这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师资培训:
1.通过教师技能竞赛,促进教师对专业教学的探索、专业技术的有效学习。
2.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形成各校专业的人才梯队。
3.举办教师专项培训
序号
|
教研会
|
项目名称
|
参加人
|
主讲人
|
1
|
电子与电气教研会
|
美国职业教育与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
电气教师
|
企业专家
|
2
|
建设与园林教研会
|
精品课程建设指引解读
|
建筑教师
|
陈凯
|
3
|
信息技术教研会
|
物联网讲座
|
信息技术教师
|
苏炳汉
|
4
|
机械教研会
|
机械CAD高级绘图工培训考证
|
机械教师
|
市技能鉴定中心专家
|
5
|
机械教研会
|
汽车专业老师技能培训-综合故障排除
|
汽车专业教师
|
企业专家
|
6
|
电子与电气教研会
|
精品课程建设指引解读
|
电气教师
|
陈凯
|
7
|
医护化学教研会
|
课件设计动画制作
|
专业教师
|
技术专家
|
8
|
电子与电气教研会
|
专业技术培训
|
电气教师
|
技术专家
|
9
|
建设与园林教研会
|
建筑CAD考评员培训
|
建筑教师
|
省技能鉴定中心专家
|
五、工科类专业基础课程资源建设
“中职文化基础课和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工科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计算机技术应用》、《化学》资源包已完成编写工作,本学期将继续进行应用推广和使用指导,并完成资源包终审验收等工作。
六、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
中职电子与电气教研会将与各学校骨干教师一起,根据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的相关理念,结合“电工上岗证”的相关考核标准和中职工科专业学生用电常识,对《电工基础》课程的内容和教材进行改革。
七、组织工科教研会学术活动,推进相关专业全市教研工作和样本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1. 机械教研会开展优秀成果、优秀教研个人、优秀教研组的表彰活动,计划在4月份召开教研会年会。
2.电子与电气教研会将对三年来各学校电气教师参与有效教学活动,开展专业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技能竞赛成果进行总结,推广研究成果,计划在下学期召开学术研究年会。
3. 信息技术教研会将开展计算机专业发展方向调查论证工作。
八、建设教研会核心团队,做好教研会换届工作
工科教研会在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领导下工作,组织机构由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和下设的各中心组组成。
将教研明确常规理事职责、确立中心组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教研会成员的力量,促进中职学校相关工科专业的发展。
新一届理事工作职责明确具体,各学校理事推荐条件如下:
1.学校推荐理事应是相关学科/专业带头人,在学校相关专业校本教研中起领导作用,对学校专业发展起引领作用,并有时间、精力和热情参与教研会的具体事务;
2. 理事应积极参与教研会的各项工作,有能力和责任心承担教研会的专项工作;
3. 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每学期按期组织和参加教研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
4. 学校为理事参与教研会的各项工作和教研活动提供支持。
根据换届工作安排教研会将具体组织换届工作,教研会将根据教育局的换通知和具体议程,制定理事任职条件和具体职责,各学校必须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推荐,由教研室审议确定新一届教研会组织名单。
九、特约教研员
中职工科根据《关于开展广州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第十五届特约教研员研究课题中期检查活动的通知》的统一部署,将对全市中职工科特约教研员进行立项课题研究情况的中期检查指导,同时,特约教研员将对立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汇报,根据教育局要求,特约教研员将参加中职工科组织的各项听课调研工作,提升教学指导能力。
1. 特约教研员在中期检查基础上,填写《广州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第十五届特约教研员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表》(可在广州教研网下载),于3月15日前报中职工科陈凯老师处,电子稿传至邮箱:GZCHK@163.COM。
2. 市教研室将于3月27日下午组织召开广州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第十五届特约教研员中期报告会,会议通知另发。
附:中职工科第十五届特约教研员立项课题汇总表
号
|
姓名
|
学 校
|
课题名称
|
1
|
周琦
|
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
|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专门化方向有效教学改革探讨
|
2
|
梁珠芳
董成波
|
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
|
中职《电机与变压器》教学策略研究
|
3
|
蒲少琴
|
市财经职业高等中学
|
信息技术基础实训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
4
|
彭玉蓉
|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
|
中职学校实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
5
|
付强
|
从化市职业技术学校
|
运用系统理论思想对“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再探讨
|
6
|
苏惠虹
|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
|
中职学校微生物学实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
7
|
张燕燕
|
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
|
基于modle平台的工作页开发应用研究
|
8
|
苏炳汉
|
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
|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有效教学的研究
|
9
|
冯树忠
|
天河职业高等中学
|
中职学生办公软件技能训练有效性研究
|
10
|
张学斌
|
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
|
基于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