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的思考

  • 来源:《广州教学研究》
  • 发布者:
  • 日期:2011-06-08 17:11:00

对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的思考
              
吴必尊

    我市的普通教育中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已有几年,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在中职教育中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则刚刚起步,极少有可借鉴的模式或材料。其实,中职教育比普通教育更有必要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因为,中职教育比普通教育存在着更多的问题。
    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理论化、教学方式课堂化”对于基础能力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中职学生来说,教学的效果十分低下。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更有其深远意义。
   
    一、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必须探讨的基本要素
   
    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一般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实践性研究,也分有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学科有效教学研究和专业有效教学研究等。学科有效教学研究涉及教学内容的重构与教材的建设等问题;专业有效教学研究涉及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建设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等问题。而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则是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涉及要素最多的研究课题,对它的理论性研究所要涉及的要素一般有: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的内涵、基本理念、基本特征、教学结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
    而对于中职教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性研究所要涉及的要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设计,包括教什么、学什么(涉及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设计);怎么教、怎么学才有效(涉及教学理念、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模式等要素,总称为教学策略设计);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涉及教学评价的设计)。二是教学实施(涉及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情境的设计、组织与安排;教学的讲授、演示、引导、辅导、咨询与检查;教学的评价、归纳与总结。
    要实现中职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以行动导向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技术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掌握当前职业教育的专业观、课程观、能力观、基础观和人才观等最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重构课堂教学内容,采用以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案例(范例)教学、引导文教学、项目教学等一系列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采用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手段,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是说,上述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与教学评价设计与普通教育的教学设计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其中,专业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强调的是学生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教学策略设计强调的是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强调的是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实现了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不等于就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在实现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了有效的教学实施,才能称得上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对中职教育“有效教学”内涵的初步认识
   
    所谓中职教育“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现有的教学条件,运用或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方法,在精心设计、组织、安排或合理引导之下,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过程。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且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同样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组织教学、有效设计教学、有效“讲授”内容、有效“激励”学生、有效“提问”及“倾听”学生、有效“引导”及“辅导”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有效教学不仅要看教师是否教得有效,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是否学得有效,看学生是否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教学”应该指的是“优质高效”的教学,也即是“最优化”的教学。这里的“最优”是指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最优化”是相对一定条件而言的,在这一条件下可能是最优的,但在另一条件下未必是最优。一般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别很大,因此,有效教学不能指望有统一的模式,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只要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效率高不等于效益高、效果好。只有在效率、效果和效益都同时达到应有水平时才能称得上是“有效教学”。
   
    三、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
   
    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职教育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关注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学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要求教师有效率、效果和效益的观念。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因为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不同于生产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它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更取决于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结果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能习得的综合知识。因此,有效教学追求的是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
    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教学评价,如教学目标要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率、效果和效益,学生的学习效率、效果和效益。要使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以便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
    中职教育的有效教学,关键是教师要切实地转变教学观念,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努力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不断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也只有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才能称得上是“有效教学”。
    中职教育的有效教学强调“设计意识”和“反思意识”,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或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的支配下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深入研究。
   
    四、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中职课程改革的标志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行动为导向、或者是以任务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它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教学情境与教学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和亲身体验中来,或者说,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工作”。因此,中职教育的有效教学应具有如下特征: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工作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体将来职业发展与就业的意义。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工作任务),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和个体的亲身体验,掌握就业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技巧,逐渐形成个体的职业能力。
    3.以行动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范例教学、引导文教学、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4.教师成了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讲授者、演示者、辅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扮演着多重的教学角色,承担着多重的教学任务。
    5.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的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任务按时完成,学习目标达成度高。
    6.师生关系平等、合作、和谐。
   
    五、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的教学结构
   
    中职教育有效教学主要按以下五个环节和步骤进行:
    1.明确“学习任务(工作任务)”和学习目标,并以学习任务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情境,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迫切解决问题的欲望之下开展学习;
    2.指导学生获取要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需要准备的知识和技能(获取信息)。可以在教师讲授的同时指导学生通过搜索、探究、发现等形式来获取信息,包括阅读书籍、重温某些技能和概念等;
    3.指导学生制定完成学习任务的工作计划,并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地实施这个工作计划(学会工作);
    4.指导学生学会检查、评估、控制、修正自已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使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达到有关规定的标准;
    5.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每个学生所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评价(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同时进行及时的反馈、归纳与总结。
    教学过程中要随时了解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和讲解;一个阶段以后,应当给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以更多的辅导和学习机会,使之都能达到所规定的学习目标。
   
    六、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的评价项目与评价标准
   
    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上的“有效”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更具体来说体现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上。而“有效”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三者的统一。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重点是看学生经过教与学之后,其进步与发展是否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教师在教学上的组织与指导。因此,有效教学的评价项目一般应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其中包括:教学任务设计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运用与教学手段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教师的教学技能。
    二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其中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参与度与主体性的发挥程度;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状况;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即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情况)。
   
    七、开展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1.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是一套用以指引教师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无论是作为策略还是作为标准,有效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的操作技术,或者是一套直接用以检验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指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情境依赖性,有效教学作为教学策略的运用,需要教师的专业判断;作为评价标准的运用,也需要评价者的专业判断。因此,有效教学框架不可能非常具体细化。
    2.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的,而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不能仅从教师做了什么、做得怎样来描述,而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来评价。因此,有效教学框架的建构必须兼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以学生的学为重点。
    3.教学是极为复杂的活动,涉及多种影响因素,仅从教师的教学行为或从某一维度来考察有效教学都难免有失偏颇。因此,有效教学框架的建构必须采取整体的视角,将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学生的基础和心理特点、课堂的教学状态、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综合起来进行思考和设计。
    4.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高度的情境相关性,有效教学并非要求教师遵循一套死板的行为规则,而是要求教师依据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在具体情境中作出专业决策,即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人做适当的事。这就需要教师的反思和创新意识。因此,反思和创新应贯穿于有效教学的始终,也应成为有效教学框架的核心。
    5.有效教学需要无数个有效的教师。什么是一个有效的教师?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和技能,而是还要传播人生的信念,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因此,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这样的三种品质:热情、期望、诚信。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学生信赖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