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中语之“新”,应对中语之“变” ——2018年全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观摩研讨会

  • 来源:
  • 发布者:
  • 日期:2019-01-07 09:46:56

 论道中语之“新”,应对中语之“变”

——2018年全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观摩研讨会

 

1228-29日,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全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广州市珠江宾馆举行。该活动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广州教育学会、北京博雅教育创新研究院协办。来自北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重庆、福建、江西、湖北、贵州、四川、广西、山西、河南、江苏、安徽、广东等18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语文教学研究人员、老师共700多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本次研讨会现场直播,在一天半的时间里,近50万人次在线参与观摩研讨。

作为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年度学术论坛,本次研讨会聚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深入研讨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就“新课标进课堂”提出“广州方案”。

新课标、新教材内容变化大,创新处多;课程标准凝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统编教材倡导建立“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本次研讨会围绕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7个学习任务群,组织了专家讲座、课例展示、案例分享等专题活动。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王本华、徐飞老师和高中语文课标组核心成员王岱、蔡可老师分别详细解读了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高中语文教材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来自高校、教研机构及高中学校的七位老师则分别围绕“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七个学习任务群分享了具体的教学建议、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会议还针对“高中课标理念进课堂重难点问题”组织了专题论坛。

经过深入、充分的研讨与交流,本次会议就“课标进课堂”达成三点共识:

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行动指南。新课标坚持语文课程学科内容与育人目标相融合的改革方向,突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新课标凝练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要求将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落实到语文课程中。在总结概括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特质及语文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定位。根据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特征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语文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的学习,根据新的改革思路调整课程设计和实施路径,加强情境化、结构化和选择性。增强考试评价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与高考有机衔接,实现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与新考试的协调一致。

二、任务群教学使语文教学从以往的内容分析走向整合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是整合性、主题性、单元性的教学,是情境化、问题化、任务化的教学。它从知识本位、文本本位再往前走一步,走向融合了知识的任务情境创设;从教师的“教”再往前走一步,走向引发学生自主的、多样化的言语实践;从教材的学习再往前走一步,走向基于教材的语文学习资源学习;从教室空间再往前走一步,走向课内外整合的一体化教学实施。“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内容单位,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富有语文特点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解决语言文字问题,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理解、应用系统。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途径。基于任务群的教学是对过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衔接、传承与发展,将带来学习内容的整合,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形态的创新,学习评价的重构。

三、提高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实现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为满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教师需要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应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营造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资源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语文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话题、问题、拓展材料以及学生成果等,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教师需要具有“任务”意识,善于将学习内容转变为学生的听说读写行为,用任务群的整体目标统摄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恰当处理不同任务群之间的关系,实现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实现教师与课程的同步发展。

就“课标进课堂”的具体路径与方式,会议认为应遵循如下六条基本原则:

第一,积极回应,务实探索。在全面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积极回应、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务实探索新课标的“落地”办法。

第二,主动适应,调整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主动适应,努力调整,变革创新,高质量完成课程标准的育人目标和教学要求。

第三,传承发展,双向调节。“课标进课堂”,既要传承以往课堂教学中优秀的经验,又要适应、发展新的教学理念。

第四,从教师出发,转变教学行为。在以提升课堂教学效能作为价值追求的前提下、在科学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引下,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最关键的是教师先要转变、突破。

第五,从条件落实,保障教学需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相应的新的课堂制度的建设和保障,既要关注原有课堂教学的制度,同时也要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制度来适应新课型、新教学的需要。

第六,从评价入手,实现质量标准。要用好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标准,务实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用好学业质量标准的途径和方法,使之起到良好的杠杆作用、评价作用,以引导教学。

会议主办方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中学语文科和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一直把全面推进广州市中学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探索学科素养的培育作为目标,在多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循真致美”的广州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形成了“求真、说理、审美” “以写促读,读写并重”的广州语文教学特色,打造出“活动写作”“整本书阅读”“当代文化参与”等一批契合新课标、新课改发展理念,具有浓郁广州语文教育教学特色的品牌学科活动,在深化课程改革中发挥了示范引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