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猛教授主讲我院第75期羊城教育大讲堂

  • 来源: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网站
  • 发布者: 高珂娟
  • 日期:2017-04-12 11:27:14

 普特汇聚一堂 共研融合教育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室 高珂娟撰稿  46日,我院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助理、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美国国际特殊教育协会杂志编辑、美国乔治亚南方大学2006-2007年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邓猛教授主讲第75期羊城教育大讲堂,主题为《融合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春意正浓,嫩红新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院九楼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全市各区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及各特殊学校的一百五十余位老师跟随邓猛教授的演讲,从融合教育的价值取向、理论框架、文化发现、环境营造、实践路径等角度清晰完整地对融合教育进行了阐释。

 

邓猛教授讲学.JPG

讲座伊始,邓教授首先以儿童优先的课堂、儿童友好的课堂、儿童互动的课堂为标题,诠释了教育尤其是融合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融合教育中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关照应从物理空间的营造逐步走向课程与教学体系的接纳,应从偶尔的引领逐步走向学校活动全方位经常性的参与,提出了推进生态特殊教育,建设美丽特教课堂的目标。

讲座第二部分,邓猛教授就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与概念进行了澄清。据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全球残疾人总数超过10亿,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以及社会福利范围的扩大,残疾人范围与种类扩大几乎是共同的趋势,目前,国际公认的全球残疾人比例约为全球总人口的10%。美国残疾约占总人口的14-16%,我国台湾地区约为10%左右,我国1987年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残疾约占我国总人口的5%2006年为6.3%。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学习障碍、自闭症、忧郁症、情绪行为失调等的出现率也呈上升趋势。在平均寿命超过70岁的国家中,平均每人有8年,也就是生命中11.5%的时间是在残疾中度过的,因此,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成为残疾人。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可能因为疾病、意外、老化而残疾,残疾不再是少数人的问题,身心残疾成为所有人口的生命经历之一。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我们以前可以假装看不见残疾,现在却总在眼前,残疾跟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时候改变对残疾的态度,从对残疾的隔膜、畏惧、轻视,变为坦然面对、从容接纳、积极因应,要让每个人都有享受残疾的可能!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一个自然的普通班级里约有1/4-1/3的学生有不同类型与程度的特殊教育需要,忽视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必然是不完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基于此,与其说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范畴,倒不是说是普通教育的本职工作。

邓猛教授着重辨析了“回归主流”、“融合教育”、“全纳教育”“随班就读”等几个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令在座的老师们认识到“回归主流”是“融合”与“全纳”的前身;“融合教育”和“全纳教育”是一对同源词语,但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在操作层面有了细微的差异;而“随班就读”是我国原创性的特殊教育实施策略,但在肇始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上述概念的深刻影响。随后,邓教授提出了“同班就读”的概念,其核心意义是打破“随班就读”中“随”字意味着能够跟上就“随着”,跟不上就“随便”,是可以随意抛弃的附属品,随班就坐或者随班混读就成为难以避免的现象,彰显特殊需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同等的权利、同样的环境、同等的地位、同等的教育,实现从跟随到平等、从关注入学率到关注质量提升、从初期实用与无奈的选择到今天和谐社会背景下对教育公平理念的主动追求的复杂过程。

今天,我们探讨融合教育,应该跨出围墙,从学校融合、社区融合、社会公平三个维度深入研究、扎实实践。应该着重关注特殊需要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克服无知和恐惧,真正实现教育安置零拒绝,把握早期融合这个难得的机会,为特殊需要孩子奠定人生的基础。在融合教育实践中,要提供持续的支持,及时帮助特殊需要孩子克服困难,确保他们的融合之路顺畅、有效。融合教育首先是信念、其次是理论、最终是实践、她更是美好的环境和深远的文化!

讲座第三部分,邓猛教授就融合教育的基本策略进行了阐释。因应融合教育实践中其他孩子家长的抱怨、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学习、占用教师过多的时间、情绪行为问题如何处理等常见问题,首先要明确“其实来自对残疾的无知与恐惧”这个核心观点,树立“拒绝无须借口,接纳没有条件”的基本信条,本着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态度,逐步实现安置模式的正常化、管理模式的分权化、评估模式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个别化。在课程与教学层面从传统的大班或者集体教学向分组、合作教学转变;从传统的运用纪律与权威走向运用多种辅助技术等资源教学转变;由单向传递范式向平等建构与参与范式转变。在教师专业化层面,推动特殊教育教师走进普通学校、特殊教育教师具备普通教育的能力、普通教师具备特殊教育技能。以小班化教学、参与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信息化技术、无障碍环境等实现学校的整体变革。

在当前融合教育推进热点工作——资源教室建设方面,邓猛教授的主要观点是在城市,应在学校建立资源教室,在区一级建立资源中心,在市一级建立特殊教育支持中心;在农村,应在乡镇中心小学建立资源教室,在县一级建立资源中心,在省一级建立特殊教育支持中心。但是,远远重要过硬件建设的,是资源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资源教师比资源教室重要!资源教师必须有,资源教室则非必须!资源教师要专业化、资质化,要持双证(普教+特教)甚至三证(普教+特教+康复)上岗。在融合教育现场中,应该实现对资源教师明确的授权与明确的职责,以资源教师为中心协调学校特殊教育工作,以资源教师为中心进行协同教学,以资源教师为中心组织实施资源提供。

在融合教育大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要逐步实现综合化发展,第一位是指导中心功能,第二位是资源提供输出功能,第三位是义务教育功能,第四位是康复训练功能,第五位是职业教育功能。

而作为市一级的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应该实现行政管理权、专业指导权和督导评估权的三权合一。

邓猛教授深厚的学养与情理交融的叙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会场时不时爆发出会心的笑声与赞叹声。不能不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学术交流活动。

 

 查吉德副院长主持活动.jpg

本次讲座开始前,查吉德副院长代表我院致辞,表达了对邓猛教授的欢迎与感谢,并勉励在座的老师们深耕融合教育园地,推进广州市融合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