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上学期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组织市区教研员 进行业务学习与培训综述

  • 来源: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网站
  • 发布者: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办公室
  • 日期:2016-10-20 10:34:09

 01.jpg 02.jpg

院办公室古挺松撰稿,陈钦湖摄影。20161012日,广州市中小学各学科市、区教研员以及特殊教育和幼儿教育等教科研人员共500多人齐聚广州大厦,聆听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冯增俊教授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热点探析”的学术讲座。

 

03.jpg

朱华伟教授教授指出:基础教育正在处于一种深刻的变革时期

讲座伊始,主持人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朱华伟教授教授指出:基础教育正在处于一种深刻的变革时期。仅这学期,我们就遇到三次大的变化:其一,2017年的《高考大纲》即将公布,高考各学科都对一些比较关键的内容做了调整;其二,高中新课程标准将要颁布,课程改革连同高考改革一起,将会打破很多的传统,教学必然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其三,广州市正在密锣紧鼓地组织人员研制2019年的中考改革。基础教育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理解、落实、推进各种的改革都需要坚实的研究基础作保障,需要理论引导和支持。我们今天邀请做报告的冯增俊教授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他的报告会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启示。

 

04.jpg

接着,冯增俊教授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中国教育改革热点探析”的讲座报告,主要讲了以下9个问题:

1.中国道路与教育创新驱动。我们做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对世界、对未来有充分的理解。我们怎么知道未来、把握未来、走向未来,建设未来的新中国?冯教授从三个方面讲述:一是美国研究现代化学者马利安·利维的“未知教育”。什么叫未知的教育?现代化的社会它只有建立一种未来不知道的世界培养人才的教育制度,才具备这个现代化的条件,为未知世界培养人才的教育制度。第二是毛泽东讲的“球籍”到习近平的“中国梦”,一个民族回答时代的过程。第三就是任正非讲的“迷航”未知的中国未来,和“量子革命”中国将进入未知新时代——创新启动新时代。

2.中国模式与教育目的。中国高速发展背后是国家千疮百孔的现实,如今教育已经成了国家的“问题制造机”。我们用分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一切都是为了考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回归到教育究竟是什么?是文凭与分数?传道与授业?教育是人类时代的定义,教育是人成为人所必须,具有生产性、生存性、社会性、发展性。现代教育就是要办为现代社会服务现代国家服务的新教育,国家要发展必须办教育,办教育要按时代的要求办教育,教育有引导社会发展的作用。教育关系民族命运,也是维持民族繁荣的事业。冯教授明确指出教育有三个功能:培养人才、发展和谐、服务社会。

3.中国高考与国学。中国创新最多的时候是春秋战国,汉武帝为了一直掌控江山采纳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儒家伦理的功利特征:读书就是第一,读书就能做官,不读书就不行。所以教育就变得越来越功利,世界上什么都不行,只有读书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儒术的兴起与盛衰和国家发展的困境是有联系的,儒家经典科举制有了,中国就开始走向衰败.就慢慢变成东亚病夫。所以我们要有道路创新,要有文化创新,要有教育创新。

   4.中国“一流教育”“一流人才”。我们办“一流教育”造出一批新贵,造就了新的社会裂痕,使教育变得更不均衡,保护了脱离实践、闭门读书的一族,再加上存在盲目套用国外指标的现象,使教育在脱离中国现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加剧出国留学热,使有限的教育经费资源流失。我们二十世纪最大的问题是:照搬。搬美国,中国的未来就是今日美国吗?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创造力,只要会考试,你就是人才,不会考试你就断了一切成才的机会。所以我们教育怎么塑造未来,我们能怎么把这个未来的东西灌输到整个民族里面去,使整个民族都有心理准备,都有能力面对未知的未来,走向我们中国新的未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5.中国第一与教育革命。中国要创建新型大国,要实现中国第一,中国人需要转变思维,首先要有教育自信——教育要在服务中国中创新模式。树立一个:中国第一,要有一种教育革命的精神,要转变思维,要教育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要改革教育驱动我们教育改变。一个是遵循现在教育规律,一个是破除旧思维,一个是勇创新路。建立中国新教育革命思维,要明确:复兴不等于复古,特色创新是中国教育革命之魂;一流不等于照搬,服务中国才是创建中国一流教育之基;分数不等于教育,培养有创新活力,有理想志向,有渊博知识,有国际视野的高尚国人才是中国教育革命之光。

6.中国精神与德育改革。崛起的中国应该有崛起的中国文化,应该有崛起的中国人教育也有创立新时代中国人的教育文化。要引导国人用世界新时代教育文化来清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毒素,创造具有现代气息的新中华教育文化,要用世界开放心态去除包括争王独霸、成王败寇的王道和唯有读书做官高的官本位思维和教育观。

7.中国名校与教育本质。中国学校改革与名校发展经历了从政策到科研创新的发展路,从升学率到特色办学以及发挥学校学科特色的办学路子。这些名校的办学经验能充分体现教育本质吗?教育本质的就是服务社会,中国学校应回归教育本质。

   8.中国教育标准与核心素质。中国教育标准年年变化,各科有各科的核心素质而各科的标准都是“培养专家”,中国学生为何读书最苦但创新不强?“分数、高考”让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即平均发展,不会考试你就断了一切成才的机会。

9.中国20年课改与课程本质。课程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中国从1996年开始新课程改革。这20年间,我们弄清楚课程是什么了吗?课程改革改什么?课程改革本质上改变的是文化的社会遗传机制,重点是民族思维方式、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的改变,而不是在利益面前玩概念,炒作。

 

05.jpg

  冯教授一针见血直指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中的热点,同时也是薄弱环节。中国教育改革的任务将是繁重艰巨的,面对未知的世界,大势在哪里?未来在哪里?我们中国走到现在,我们应该怎么走,正如冯教授所说:唯有两个字“创新”,道路创新;中国人怎么走自己的路,文化创新;中国未来是什么文化,教育创新;中国培养未来的人才,创新驱动教育发展。

上午讲座结束后,下午22个部门科组分别进行各自的分科培训。2016年会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一年。在这样的大形势之下,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保持冷静的思考,把握热点、看清形势、积极进取、踏实奋进。

 

 

                        (朱华伟、谭健文审改,吴伟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