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

  • 来源:《广州教学研究》
  • 发布者:雷 旭
  • 日期:2011-06-14 08:53:00

   据调查表明,目前广州市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可以达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二级半到三级的程度,超出课标规定的二级水平。但在学生升入初中学习后,却有不少学生英语成绩下滑,学习英语的兴趣降低,教师们也普遍反映初一入学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音标基础薄弱,单词拼读能力差;语法概念模糊,知识总结技能低;学习要靠“帮扶拉”,自主学习成问题等等,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质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教育过渡的结合期,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本研究提出,要减少学生分化,大面积提高区域英语教学质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如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了解目标要求,抓好目标衔接

  教学目标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或标准,在教学中具有“导教、导学、导测量”的作用。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小学各个年级的课程目标都做了明确的要求, 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标是:

  1.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3.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读写能力,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指出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标是:

  1.培养学生具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

  3.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

  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到了初中,学生的语言积累要逐步发展到语言应用和交流。了解课程标准所制定的各年级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胸中有数”、 “有的放矢”,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中小学衔接的“过渡期”。

  二、 明确教学要求,抓好习惯养成

  习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准确掌握。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相对独立,教师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各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标准不尽相同,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由于要求不同而存在差异。如现行的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起点高,知识容量大,教学内容没有安排英文书写的训练章节和课时。教材的英文字母书写由以往的斜体式四线格Times New Roman字体改为了二线格Comic Sans MS字体,而市场上大量使用的教辅材料及练习本仍是采用斜体式四线格Times New Roman字体,与教材的要求不符。如果小学教师对学生英文书写的要求不统一,训练不扎实,学生进入中学后,由于生源基础不同,英文书写方式会显露出差异,使得中学教师在初中阶段,还得花时间与精力纠正学生的书写习惯。

  诸如中小学教学要求不同,造成学生学习习惯差异的现象还有许多,如小学生多数采用跟读、仿读等方法记忆单词,而初中教师要求学生能做到看音标读词、看音节拼读单词等,如果初中教师不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基础,疏于对学生查漏补缺,或者对入学新生急于“拔苗助长”,不仅会错过对知识养成教育的良好时机,还可能让学生从“产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发展到“产生学习的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大量的学习“滞留生”。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做好沟通交流工作,掌握了解各阶段的教学要求,抓好学生的习惯养成,为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创造条件。

  三、夯实语音基础,抓好语音教学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掌握良好的语音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英语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阶段语音教学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而目前许多初中英语教师抱怨初一入学学生不会使用音标,单词拼读能力差等,这是教师对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目标缺乏了解而造成的。

  针对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衔接工作,建议小学阶段可采取在字母教学、词汇教学、句型教学中贯穿语音教学的方法,通过教授读音规则等形式加大语音教学的力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从二年级渗透字母教学的同时就开始安排语音教学。由于小学生对语音的掌握主要集中在单词字母的发音方面,对单词音标整体性接触不多,建议初中教师在学生入学后,要加强音标的辅助教学,深化英语语音教学,并通过音标教学的专项训练,夯实学生的语音基础,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 渗透语法概念,抓好语法“习得”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是语言表达的规则。语法教学如何教、何时教等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界讨论较多的问题。中小学教学中关于小学淡化语法教学,中学重视语法训练;小学提倡语法自然“习得”,中学强调语法“专项”训练等教学差异问题,提醒我们要做好语法教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有效“习得”语法。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提倡让学生在语境中自然学习语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大量情境模拟的教学操练后,学生接触了具体的语言,对语言应用有了较感性的认识,教师可以采用总结、对比和简单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语法现象,了解句子结构,增强学生对语法点的认识,积累语言知识。进入中学后,教学任务加重,教学难度提高,建议初中教师应科学引导学生学会归纳知识点,通过归纳、对比、总结,得出知识结论,教会学生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方法找规律学知识,加深对语法内容的理解,并注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语言知识的积累中自然“习得”语法,进一步促进英语的有效教学。

  五、 优化教学方法,抓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做好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是抓好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的英语教学多采用听、说、读、写、玩、演、做、唱、视听等组织形式,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学生进入中学后,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如果教师的教学任务活动性、趣味性不够充分,对学生语言应用性的训练面不广,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及知识面不足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逐渐减弱,部分学生甚至会逐步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出现“哑巴英语”等学习状况。

  对于教法的衔接问题,中小学英语教师应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小学教师在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应努力挖掘教材深度,提升课堂活动的知识内涵。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较多地考虑如何体现“信息差”,如何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授“Wild Animals”、“Cities”等主题内容时,可让学生在课外搜集与主题有关的大量资源,通过课内课外知识的对比讨论等方式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扎实详实的教学任务之余,也应尽力赋予课堂教学更强的感染力,为学生挖掘设计更多的语言表现机会,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总之,教学任务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实施英语愉快教学,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英语,是抓好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工作的关键。

  六、关注学生发展,抓好能力培养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教育要让学习者“学会做事,以便不仅获得专业资格,而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和集体工作的能力”。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习是学生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小学生年龄小,生理和心理状态都处于成长阶段,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基本上是全天似的跟班管理,在教学及日常管理方面,对学生“扶”得较多,“放”得较少,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方面的训练较少。进入初中后,面对强调以学生为主,“放” 得较多,“扶”得较少的管理方法及教法相对不同的教学要求,一些学生很容易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因而出现学习上的滑坡。对此,小学英语教师可通过开展有效的“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等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中学英语教师面对来自不同学校、基础不同的学生,应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复习训练,逐步帮助学生熟悉不同的教学模式,教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策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到“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在关注教法、学法等问题的同时,中小学英语教师还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信快乐的健康人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为适应未来社会“全球化”的发展奠定优质的人才基础。

  总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实施有效策略,在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共同的要求,会有效减少中小学课堂衔接过程中教法、学法差别对学生的影响,赋予英语课堂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