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 来源:《广州教学研究》
  • 发布者:钟春燕
  • 日期:2011-06-14 08:54:00

   自《广州市中小学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颁布以来,广州市决定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科教学的中心任务。“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理念广泛深入人心,并正在逐步变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和共识。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广州城郊面积大,各区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师资水平不一样,尤其是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还远远不尽如人意。因此,认真分析研究农村中学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农村中学素质教育,既非常必要又十分紧迫。

  一、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和平台,课堂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改革系统工程中不可少的一环。没有课堂教学的改革,素质教育最终只会停留在国家的政策层面,或者纸质的课程计划,最多也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的更替。从目前农村中学的现实情况看,至少在教师、学生、学校管理等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利于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领域的实施。

  1.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理念不更新,教师角色不转变,导致农村中学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出现了“三偏”现象。

  首先,农村中学老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高高在上的地位,强调“师道尊严”。迫于“师威”,课堂上难以形成民主、活跃的气氛,也就很难激活学生自由求知的热情。

  其次,由于农村中学生源相对较差,老师容易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不放心,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主导者,“填鸭式”教学大行其道。

  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老师的教学理念和角色上存在的偏差,导致农村中学课堂教学存在如下三个“偏”现象:

  一是偏教学结果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一切为了升学”的目标导向下,农村教学活动容易与学生人格培养分离,教师让学生固守书本,缺少让学生了解社会,缺少德育引导,学生一旦接触社会,发现某些丑恶现象就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农村出来的学生诸如自卑、孤僻、自我过分膨胀、受挫力低等现象比城市学生严重就是教育活动缺乏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的一种消极后果。

  二是偏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传授为基本活动模式和基本内容,教师是中心,学生是容器,学生只能跟老师的思维转,满堂灌,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这种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使得农村出来的学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发展自己的人际协调、组织、表达、开拓创新等能力。

  三是偏重书本理论远离社会实际。农村教师习惯于把教材的内容忠实地传达给学生;把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备考工作上,却很少花心思对课程本身进行开发和利用,忽视开发符合农村实际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所选取的事例脱离学生实际,脱离农村生活,没法形成学生共鸣,让学生觉得课堂空洞,枯燥,离学生很远,打击学习的兴趣。

  2.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依赖心理重,缺乏主体意识。

  所谓“主体意识”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自我意识,即学生对自己作为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主体的一种自觉意识。农村学生自小生活圈子小,与外界交流少,视野和见识都较狭小,容易对他人形成依赖心理,缺乏主体意识,其表现有:一是学习自主能力较差,老师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学习成了被动的接受;二是行为自律能力不足,农村学生自主规范、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能力教差,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和迷惑,因此农村学生较易发生辍学;三是心理自调能力不足,农村学生自信心不足,胆量小,不敢或者不善于表达和表现自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难以放开自我。

  以上这些方面使得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听到一线教师有这样的埋怨:“农村学生知识面窄,不关心时事,课堂探究难以开展”、“农村学生不敢表现、不愿表现,老师再怎么引导也没有用,学生不会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沉闷”等。

  3.课堂教学评存在的问题——管理手段简单、评价体系单一片面。

  我国考试形式仍偏重笔试,在评比、升学等方面过分夸大考试的甄别功能,教育主管部门仍习惯以此来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学校又以此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标准,使得大部分学校和教师以应付考试为主要教学目标。同时,在目前对农村中学的评估实践中存在以下几种倾向:一是只看现状、不看潜力。农村中学办学条件差,生源质量差,所以,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二是只拘泥死的标准,而不顾活的现实。现行的评估标准很多内容往往忽视乡村中学的现实,如果拘泥于整齐划一的标准,而不看农村的现实,其结果只能是扼杀学校的蓬勃发展生机。三是重分等,轻诊断的倾向。

  二、农村中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1.农村教师要切实转变育人观念,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工作过程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也是教师精神生活的前提条件,在教师的素质结构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针对上文提到的农村中学教师存在的普遍现象,我认为首先广大的农村中学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和育人观,具体如下:

  (1)“以学生为本”的育人观。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以知识为本、学科为本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因此教师应视学生为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富于想像和情感、集生活与学习及审美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人。

  (2)“注重学生发展的潜能”的育人观。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只要学生身上有闪光点,都应该表扬,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造就,关爱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会让农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感,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3)“尊重学生独立个性”的育人观。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课改极力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教师要认识到农村学生的差异性,更要尊重农村学生的差异性,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去要求和衡量,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体验成功。

  2.农村中学教师要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强调,要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就要防止教师使命的“淡化”。那如何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呢,转变教师的角色很重要:一是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盲目传教者,而是要自觉地完成从被动地教教材到主动地灵活运用教材的转变。二是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唯一角色中解放出来,要以平等的身份、朋友身份、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积极互动。

  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我们的教学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素质课堂最显眼的标志。

  3.农村中学更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实施民主教学,参与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探究——释疑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实行民主教学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情感投人,从而产生强烈的驱动力。

  (1)改革课堂交流方式,实施参与性教学。

  对农村教师来说,首要是改变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识方向转变。教师应不害怕学生所提的问题自己事先没有准备到,不担心学生的提问影响自己的教学计划。如果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按老师的提问学习,自主地思考问题的范围和空间就很小,就更不用说创新了。我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表达,去发现,去研究,学生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我在上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第一单元“民主管理”时,提到村民自治时,就有学生问“在农村不少地方进行村干部换届选举时,有很多候选人请吃饭,送油,送米,送现金,这些行为是不是有序的政治参与?犯不犯法?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政府怎么处理?”由于这种现象是学生身边发生的,学生亲身经历的,扣准了学生的思想疑惑,因此参与问题解决的兴趣高涨。

  (2)实施开放性、实践性和体验性教学,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质疑——进行探究——释疑能力。

  要改变农村教学中的“三偏”现象,教师最首要的就是要学会去信任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农村学生虽然在学习上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另一方面,农村学生较纯朴、能吃苦耐劳,对学习执着,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也较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及科学的精神。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为例,其课堂教学方式应该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开放性,农村中学主要不是从阅览室、计算机房、实验室获取知识,而是走向乡村及企业,民间及田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呈开放性;二是实践性,农村中学可供调查观察及野外实验的动植物、人文等资源较丰富,因而,农村进行课题研究更强调与实践的结合,用已有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获真知;三是体验性,由于农村课题强调实践性,关注的是自身生活及身边的生存环境,因而更容易获得切身的体会,更会吸引学生情感的投入。

  我校位于广州的母亲河——流溪河畔,我们政治学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区位优势,与羊城晚报合作,组成了“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流溪河”调查小组,形成探究目标,学生们通过访问,现场拍照,查阅资料等途径,对流溪河的源头,支流,干流等都做了详实的社会实践调查,掌握了流溪河的第一手资料。在这过程中学生会产生问题,教师顺着学生思维的拓宽、加深而进行引导,不仅要实现知识、技能方法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是释疑的过程。

  如:在讲《哲学与生活》第四单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时,流溪河调查小组的同学为全班同学展示了三张照片:第一张流溪河源头:溪水清澈见底;第二张流溪河中游:工厂排放污水,河边漂浮着大量的垃圾;第三张流溪河下游:河水浑浊不清,溪水变黄,变黑。学生们看到这三张相片安静了下来,学生们脸上表情凝重许多,“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一抽象的哲学观点在这里一下子变的无比的具体和带有震撼力,正是个别部门、少数无良心的企业主、少数市民扭曲的价值观从而导致了我们的母亲河流溪河今天的悲惨命运,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3)恰当处理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农村学生,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村实际。

  在实施新课程中,农村教师要善于把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结合起来,既要看到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的差距,更要看到农村中学也有着城市中学所没有的优势,即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隐含着丰富的资源,产业结构形式多样,自然物种丰富,民俗风情各异。这些都为教学提供丰富、生动的内容。

  如:《经济生活》第二单元“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时,我针对学校周围有很多工厂,每到春节总有农民工为讨薪而出现过激行为,拦截过往车辆,睡在马路上,造成交通大阻塞,我们就可以以此作为很好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何维护?”“农民工讨薪的过激行为合法、合理吗?”“农民工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过激行动”,“我们青年学生假如碰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应该怎么办?”由于所列举的事例学生亲身体会,所以他们合作讨论时兴趣高涨,积极主动,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活泼,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

  4.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立足于农村实际,开发和利用本土化教学资源。

  政治课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化载体,生活即学习。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政治课程资源,只要肯用心不愁找不到学生爱学、能学的东西,也不怕学生不感兴趣。为此,一方面,我们充分发掘当地的自然优势,编写乡土教材,把政治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丰富学生课本之外的知识素材。我们政治科组就结合科组力量编写了《流溪河沿岸风土人情》这一第二课堂教材。另一方面,我们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农村地域辽阔,生活形态各不相同,农村中学要正视这些现实,认真分析自已学校所在地区的特点,充分考虑社会及学生实际情况、知识文化背景,确定能形成自已特色的主课题。如“人与自然”,“农村问题调查”等,可就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旅游、环境、自然等问题广泛进行研究。

  实践证明,在农村同样可以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只要教师们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树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积极发掘当地有利的教育资源,把素质教育的文章做在课堂上,做在学生身边,使政治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条件,保持创新活力,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一定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农村中学的新课程实施和素质教育工作定会呈现生机盎然的景象。